2016-06-19
作者:通威
農業部漁業局局長趙興武、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魏寶振、中國水產學會秘書長司徒建通、中國農業物聯網首席專家李道亮……火熱的六月,水產養殖行業領導及頂尖專家將以前所未有的陣容齊聚蓉城,是什么吸引他們云集于此?
一場旨在交流促發展、創新贏未來的水產行業盛宴即將拉開帷幕!6月22日,以“科技融合創新 智能共享未來”為主題的“2016中國智能設施漁業創新發展論壇暨成果對接會”將于通威國際中心隆重舉行。本次論壇由國家農業部漁業漁政局、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漁業協會、中國水產學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中國漁業物聯網與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四川省水產局傾力指導,通威傳媒聯合中國漁業協會、《中國漁業報》以及全國水產養殖企業、智能漁業設施設備企業舉辦。屆時,行業頂尖專家和業界精英齊聚一堂,為進一步推動漁業與智能的深度融合,加快我國傳統漁業向物聯網與云計算、大數據、智能設施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碰撞觀點、貢獻智慧。
當農業信息化與機械化已成為我國“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智能水產養殖成為實現水產規模化、標準化的必然之路。在此背景下,本次水產行業的“饕餮”盛宴備受關注,精彩看點我們搶先為您奉上!
看點1:
重磅專家登場,宏觀解讀行業發展
本次論壇特別邀請到農業部漁業局局長、中國漁業協會會長趙興武作開幕致辭,趙會長對我國漁業政策、發展環境、現狀和趨勢有著深入的了解,現場他將為大家帶來一場集宏觀解讀和微觀剖析于一體的主題演講,生動呈現我國漁業發展的現實圖景和未來規劃,為轉型升級指明路徑。
作為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的牽頭人,魏寶振站長對國家水產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和建設有著多年的經驗積累,將帶來題為“現代漁業技術在新常態下的發展推廣”的主題演講,從政策和技術層面為漁業發展轉方式、調結構提供可操作性極強的方法建議。
中國水產學會秘書長司徒建通,長期致力于水產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應用,專注于提升水產養殖效益,并積極促進學科發展,推動自主創新。論壇上,他將帶來“中國漁業發展進入‘智慧時代’”的主題分享。
論壇上,中國農業物聯網首席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道亮關于 “水產養殖物聯網、大數據前沿與挑戰”的主題演講也備受行業人士期待。李道亮教授在國內開創了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水產養殖信息技術應用系統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將農業專家系統擴展到農業智能系統,并先后開發出30多個型號的水產養殖專用傳感器、無線采集器、測控終端、物聯網監管平臺等產品。
此外,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遙感學院副院長、中國地理學會副秘書長于文金,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研究所主任劉興國,大連海洋大學海洋科技與環境學院院長劉鷹,廣東海洋大學信息學院教授劉雙印等專家也將赴會,就“氣象大數據與智慧養殖”、“先進設施設備助推中國漁業發展”、“水產養殖走向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物聯網技術在漁業中的應用”等前沿熱門話題與現場的行業精英們分享精彩觀點!
看點2:
圓桌對話聚焦,大佬們熱議路在何方
如何充分發揮新產品、新技術的力量,推動中國漁業轉型升級?“互聯網+設施漁業”的創新發展路徑在哪里?關于智能漁業設施發展的疑問和思考仍有很多,本次論壇精選了其中最受關注的兩個問題,以圓桌對話的形式進行深度探討,旨在引發更多思考,集思廣益、共促發展。
屆時,中國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林毅、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學科與平臺處處長王玉梅、四川省水產局副局長漆乾余、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世晶、四川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所長杜軍等政府領導、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將圍繞話題發表獨到見解。
除了行業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通威股份首席水產專家吳宗文,華為智能光伏業務中國區副總經理胡宣春等行業領軍企業代表也將帶來具有針對性的企業分享,揭秘通威智能設施關鍵技術對提升養殖效益的影響,剖析“智能+光伏”對中國現代漁業轉型升級的助推作用。
看點3:
搭建合作平臺,最新成果實現無縫對接
論壇同期,為進一步展示智能設施漁業上下游企業形象,提升品牌價值,促進產、供、銷、研一體化交流與合作,論壇組委會還特別開設“2016中國智能設施漁業成果精品展”,邀請物聯網軟硬件服務、增氧機與投餌機、水循環設備、水質檢測設備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創新性的近20家企業參會參展,集中展示智能設施漁業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成果,搭建技術交流、產品展示、合作洽談、信息發布平臺,為廣大企業及供應商、經銷商、終端用戶提供一個最佳的交流和項目對接平臺。
據了解,本次論壇將吸引中央電視臺、四川電視臺、成都電視臺、今日頭條、新浪網、騰訊大網、《華西都市報》、《每日經濟新聞》《當代水產》、《中國水產》、《南方農村報》等主流和行業媒體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