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9
作者:通威
為加強企業與科研機構的交流與合作,探索科技發明的實際應用模式,助推行業升級與變革,受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邀請,3月24日,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前往該所進行友好訪問,通威股份技術中心副主任肖丹、水產科技公司總經理羅國強等隨行,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長吳寧研究員以及全體領導班子成員熱情接待并陪同參觀,雙方展開深入交流。
劉主席一行分別參觀了天然產物研究中心、生態研究中心、應用于環境微生物研究中心、兩棲爬行動物研究室和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并重點對農作物種質資源利用與重要基因發掘和作物品種的分子涉及與分子育種做了詳細了解。
隨后的交流會由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黨委書記汪光澤主持,汪書記介紹到,該所成立于1958年,是以一級學科建所的中國科學院直屬事業科研單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天然產物與化學生物學、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恢復、先進工業生物技術與環境治理、生物質能源與現代農業等方面,該院還設有7個碩士學位授予點以及生物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吳所長明確表示,“十二五”開局之年,國務院對科技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已是大勢所趨。成都生物研究所作為老牌的“國家隊”,愿與像通威集團這樣的大型科技型企業合作,提供前沿的研發力量和科技資源,為助推行業的進步和騰飛做出有益積極的努力,更為企業與科研單位的有效嫁接機制而不懈探索。
劉主席談到,新的時期賦予了企業與科研單位的新內涵,雙方要超越簡單的幫教關系,以戰略互助的角度進行長期合作。比如在污染物的生物治理技術、設備開發與循環利用方面,對于“浮萍”的光合作用的轉換利用,就可以作為一個合作項目共同突破完成,從而將科研成果向產品價值轉化,為傳統研究向新型研發轉型提供可資借鑒的范本。劉主席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雙方加強交流,支持和鼓勵科研人員向企業流動,培育和發展創新文化,全面營造自主創新的氛圍,并努力將雙方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提升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