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1
作者:通威
剛一進入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的大門,眼見花園式的廠區、整潔干凈的道路、一列列行進有序服裝整齊的工人,著實讓人一改長久以來對于化工企業的“偏見”。
據了解,永祥多晶硅是中國500強民營企業通威集團旗下企業,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冊資本金16億元,是專業從事多晶硅研究、生產的企業。經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改造,永祥多晶硅實際產能已經達到15000噸/年,其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冷氫化技術、三氯氫硅合成技術、反岐化技術、大型節能精餾技術、高效還原技術、尾氣凈化技術等核心技術均處于國內先進水平,不僅實現了系統閉環的基礎性改造,更在多晶硅品質上、物料消耗上和節能環保上均優于國家標準,部分指標還實現了質的飛躍,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公司秉承給自己清潔給世界清潔的宗旨,打造負責任的清潔能源企業。從長遠規劃,在擁有鹽鹵、氯堿、多晶硅、水泥等循環產業的基礎上,主要股東通威集團通過收購成立了通威合肥太陽能公司下游企業,還整合獨有的漁業資源建立漁光互補產業,形成擁有上游多晶硅、下游電池片、終端電站建設的生態鏈系統。”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段雍介紹說,“我們先后進行四次技改,在‘永祥法’的基礎上結合冷氫化技術改造,將還原副產廢物四氯化硅轉化為生產多晶硅主要原料三氯氫硅,在達到變廢為寶的同時實現了物料的閉路循環。同時,每噸多晶硅綜合能耗在原來基礎上降幅達62%,副產物四氯化硅綜合利用率由58.5%提升至99.5%,產品品質大幅度提升,純度達到99.9999999%。” 段雍自豪地表示,公司目前多晶硅年產能達1.5萬噸,已經位居國內前三甲。作為樂山市僅存的1家多晶硅企業,技術創新不僅增強了企業競爭力,提升了四川多晶硅在全國光伏行業的地位,而且也為提高我國多晶硅行業在世界上的地位和競爭力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擁有多年執掌大型企業經驗的段雍也清晰地認識到,公司的發展除了需要強大技術的支撐,更需要與之相匹配的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他告訴記者,在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指導與幫助下,公司于2015年提出了“建標立制、強化執行力”的管理思路,在原有操作標準和管理制度的基礎上,編制了公司的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但是這些標準操作性不強,執行效果不好。后來,引進“杜邦公司”先進管理理念,堅持“標準從員工中來、到員工中去”,讓廣大員工參與到標準的制訂過程中,并采用圖文并茂的“目視化”方式,完成1.0版標準。通過嚴抓標準培訓實施,使標準真正“活”起來、“動”起來,做到行為有規范、操作有標準、現場有標識,使標準真正落地。同時,嚴格執行“紅黃綠”考核模式,層層問責,嚴抓企業內控的標準化管理。通過標準化工作的持續推進不僅幫助員工掌握操作技能,而且促進員工主動思考和改進,有利于保障裝置安全、穩定運行。下一步,公司將通過JCC循環檢查的方式,不斷優化標準和持續推進,實現2.0版、3.0標準甚至更高版本的升級。公司先后獲得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四川省優秀民營企業”、“樂山市政府質量獎”、“樂山市科技創新特等獎”、“四川省建設創新型試點企業”、“四川省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國家硅材料循環經濟綜合標準化試點單位”等殊榮。
與此同時,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非常重視環保管理工作,2016年環保方面投入2000余萬元。2017年公司將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是提出了“效能提升、價值營銷;創新驅動、文化引領”的經營管理思路。2017年預計投入3000-5000萬元用于環保提升,加強新技術引進和工藝升級,在達標排放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煙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永祥正朝著打造世界級多晶硅生產企業和世界級清潔能源公司努力奮進。